第157章 自然信用 (1 / 2)
无瑕书屋www.wxshuwu.com
石中盘坐于太虚静地那块大石之上,此刻其真灵意识正置身于一个深邃而神秘的世界,如痴如醉地研读着古老而神圣的《道德经》。
其中每一行文字、每一句箴言都宛如一把开启智慧之门的金钥匙,引领着他步步深入,解悟其中蕴含的无尽真意。
随着时间长河里的时光似水缓缓流淌,石中所领悟的道经真意愈发深刻厚重。
那些曾经于他有些个晦涩难懂的字句词条,此刻恰似一道道璀璨的光线,刺破层层迷雾,照亮了他心中的疑惑与迷茫。也于脑后神轮不断旋转放射光华。
他原本只在虚无意境里,飘忽不定的意识海,此刻也因其对天道法则真谛的持续领悟,而产生了奇妙的变化。
那片广袤无垠的意识海洋,不再像以往那般动荡不稳、虚无缥缈,而是逐渐地趋向于凝聚静宁且坚实。有如快要金丹缔结一样,即将成就真实存在般。
一丝丝神秘的力量从太虚静地四面八方汇聚而来,如涓涓细流融入到这片意识海中。相互交织、融合,使得他整个意识海的智慧气息愈发强大且稳定。
虚玄的海水开始变得浓稠起来,并且泛起一道道奇异的光芒华耀,恰似其中正在孕育着某种伟大玄奥的存在。
石中真我能够真切地感受到,自己距离成就那片现实时空,天道世界里真正汪洋大海的时日已然不远了!
他相信天道酬勤力量所在,只要再持之以恒,继续探寻这深奥玄妙的天道法则,终有一日,必将成功缔造出属于自己的精神领域,成为一代不朽的天道传奇人物。
《道德经》第十七章曰“太上,不知有之;其次,亲而誉之;其次,畏之;其次,侮之。信不足也,有不信焉。悠兮其贵言。功成事遂,百姓皆谓:“我自然”。”
其中之意是“最优秀的统治者,百姓感觉不到他的存在。稍次一些的统治者,百姓亲近他、赞颂他。更次一级的统治者,百姓惧怕他。最次的统治者,百姓蔑视辱骂他。
正是因为统治者本身无诚信可言,所以才不足以被百姓信任。统治者悠闲自在,珍惜贵在之言,不随意发号施令,等到事情办成功了,随隧百姓心愿,百姓都称谓说“我就是自然”。
明太祖朱元璋在造反成功,登基称帝之前,不过是一介平民,放牛娃一个,其家深受元朝那些贪婪官员的压榨,可谓苦极。
而多年混迹江湖,打拼帝位,那些个贪官污吏的敛财手段,他可谓了如指掌,明镜在心!他知道,但凡有一点点儿机会中饱私囊,他们定然是不会错过的!
他亦深知天下百姓,因贪官污吏的盘剥而困苦不堪言!故而他称帝之后,对贪官的惩处和管制格外的重视!大明律法还特意制定了极为严苛的惩治办法,来震慑贪官污吏,意图以重罚来遏制贪污腐化,然而效果却不是尽如人意。
朱元璋对贪官污吏是深恶痛绝的,但同时他也期望自己的官员清正廉洁,能在道德精神层面上,尽心尽力地为帝国,为百姓效忠尽力。
他给官员们发放的俸禄,确实是非常的低,低到难以维持官员家庭正常的基本生活。?
朱元璋在建立明朝后,也是为了防止官员贪污腐化,才将官员的俸禄定得很低很低。?
那时明朝官员俸禄标准,在洪武二十九年最终确定为,正一品官员每月87石,从一品74石,而后按照品阶递减,最低的从九品官员每月只有5石??。这些俸禄如果换算成今天的钱币,一品大员每月的工资,大约在元左右。
但实际上,官员们拿到的实际薪资俸禄只有一半左右,其余部分被兑换成绢、布等实物,这使得他们的实际收入更加之低?。
朱元璋在制定俸禄标准时,有鉴于自己的贫苦出身,那往昔历经之艰辛,深知为官者,切不可有太多钱财,容易被利益蒙蔽心智。
且身为皇朝臣工,理应一心专注于国事,万不可因钱财之事而玷污了为官一任、造福一方的清誉,故而对官员的俸禄,予以了严格把控。然而,这些俸禄在实际生活中远远无法满足官员的基本生活需求!
就他当朝的弘文馆大学士罗复仁,虽然已是朝廷高官,但由于收入过低,只能居住到郊外,一所破旧的房子里,一天天的连饭都吃不饱?!又怎么专心做事?
而这种情况,在他当朝的明朝官员之中,却是非常普遍的现象。许多清廉官员,因为收入太过低下,生活得都十分艰难。
“”朱家皇族一家吃饱,满朝都饿!”如此低薪为继的结果,所导致的是官员们连温饱都难以维持,纷纷想方设法捞外快,挣家用。
可以想见,官员们连饭都吃不饱,又怎能有精力全心全意为皇朝效力、为百姓做主呢!
朱皇帝的号召喊得再响,官员思想再多么地清高,却也得吃穿用度不是!就算他是大儒高洁,两袖清风,不需求甚多,然为官者本得世俗地位之人,十年寒窗苦读,习得文武艺卖予帝王家,他得有实际且相应的待遇才行。
否则人生在世,若是连饭都吃不饱,衣着皆穿不暖,苦挨苦称一辈子,个个成了苦行僧,为官之道助力皇权,他怎尽心竭力,何谈天下清明,天道顺昌。所谓水清则无鱼,在于此也!
朱元璋如此一来,大明皇朝便出现了一种截然相反的状况,官员们虽想清廉,却是无法好好生存下去。
最终导致贪腐问题愈发严重!真是伸手是一刀,不伸手其实也是一刀,独善其身,便是个不入流者,待得别人同流合污,钱权交易占了所有好处,其他被边缘化的人,便是一群孤芳自赏,或是只得虚化清名传扬,实在是苦人儿一个。
皇朝事业,他尽心尽力,却没有得到什么实际利益,只帮他人做了嫁衣,又还连累了家人一起苦逼。完全忽略了人性所在,只讲高风亮节的反人道毁灭行为。这乃是皇朝家国之劣根性和亡国灭种的弊病所在。
若要从根本上遏制贪污腐化,必须建立一个良性健康的制度,适中适用,遵循自然自然而然。仅靠重罚惩治来治理根生地固的贪污腐败,显然是行不通的硬性强为。
朱元璋反贪失败的最大原因,在于他不懂得平衡皇朝利益。若想让手下的官员们不贪污腐化,全心全意为朝廷办事情,就必须让手下的官员们能够温饱自足,生活无忧。
朱皇帝如此强硬的举措,无异于既想让马儿跑,又不给马儿吃草,其结果必然是越反贪,越贪污越甚!
有一首传承五六百年的民谣,声震华夏大地,流传于世,乃为凤阳花鼓词,其词曰:“言凤阳,道凤阳,凤阳原乃善地,自朱皇出,十年竟有九年荒。”
朱元璋身为开国之君,却是遭其家乡民众视作“原罪之君”,此般际遇,实乃空前绝后一开国君主。
朱元璋之所以在家乡留下骂名。本是民间歌词谣传,大失真相所致。实际上,朱皇帝和凤阳十年九荒并没多大关系。
那凤阳城,原本乃钟离、濠州,是在洪武六年(1373 年)才易名为“凤阳”府的(其名沿用至今)。
而凤阳位处江淮之间,北临淮河,西北为大泽所阻碍。封建王朝之世面,多为农耕社会存在,以农业眼光,又此地之地形地貌观之,实难称为“好地方”。
纵贯凤阳境内那条淮河,自古以来即是条大患之河,频生水患,常致两岸百姓罹受深重水灾祸害,纷纷离乡背井,避难于江南。
除却这般的自然条件束缚之外,凤阳府亦受当时政治局势所困扰。皖东地处前江后淮的军事要冲所在。战乱之时,此方常为两不管之缓冲地带,致使人烟寥落、土地荒芜。
故尔,无论是自然条件,亦或是社会经济发展而言,凤阳便素有“十年九荒”之地脉象。
朱元璋立国大明后,想把凤阳打造成“帝乡”只不过这里的地理条件很难实现他的夙愿。
朱重八殚精竭虑,欲使这块本非富庶之地,却是家乡故土焕然一新,便为振作家乡社会经济面貌,施行了一系列有利的改革举措。
首先,他于凤阳兴建新都。设凤阳府,(大部分在今时之安徽省淮河流域各县区域)共计9个州18个县。
洪武十年时,由于此前划分的州县太多,就改成了4州14个县。(形成了今时的皖东地区)。
洪武二年(1369 年)朱元璋颁诏,将临濠定为中都,城址建于凤阳。
虽然后来种种原因罢建了中都,然经过多年的营建投入,一座新的都城已然初现规模。这地宫殿奢华、建筑恢宏,自为凤阳城增辉添彩,显示壮丽不少来。
其次,便是移民屯田之举。其一心欲改家乡之穷苦面貌,知道关键在于发展社会生产力。
朱元璋在位期间,大规模从江渐富裕地区移民凤阳,以充实凤阳人力资源。从吴元年到洪武九年,九年时间,各地移民至凤阳人次多达六七次,移民总人口数,达二十余万之众。
除了移民垦殖之外,驻守在凤阳的军士也参与到屯田垦种中。
朱皇帝如此大规模的移民垦荒屯田,必然对凤阳区域的农业生产恢复与发展,起到较大且积极的作用。
另外,朱皇帝还给予了凤阳一些个别处享受不到的优惠政策。在其执政的三十一年间,便是免除了凤阳共计二十一年的徭役税粮。
洪武十六年(1383 年)朱元璋才恢复了凤阳百姓家世代享受的,免徭役征赋税的政策,此乃朱元璋对家乡百姓最为直接的特殊关照。
然而,后来一首凤阳花鼓词,却使朱元璋背负了一世“恶名”。
要知道,此花鼓歌词,于朱皇帝当政时并不存在,而是出现于大明朝中后期。(清代文人赵翼,在其《陔余丛考》中记载“凤阳老幼男妇结队而行,吟唱此凤阳歌词,沿村行乞”)。
凤阳“十年九荒”之局面,开始于明代中期。那时,由于黄河势大,夺取淮河之势,凤阳地界愈发是严峻,水患频繁,受灾地区广泛且严重,对此方农业生产和社会生活造成了极大的破坏。
明朝后期,贪污腐化成风,百姓负担与日俱增,苦不堪言,遂成了个“十年九荒”之局面。毋庸置疑,此事与朱元璋的关系并不大。儿孙后辈之错,全怪在自家祖宗身上,这可是欲加之罪,何患无辞了!
-->>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