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3章 吕布的心思 (2 / 2)
无瑕书屋www.wxshuwu.com
“没错。反正都是炮灰,所以就不用给他们配备盔甲和武器了,这就是轻兵的由来。”貂蝉说道。
听了貂蝉的解释,吕布终于明白,这支轻兵部队之所以能立下赫赫战功,是因为他们抱着必死的决心在战斗。他仿佛看到了那些为了完成任务,不顾生死冲锋陷阵的轻兵,心中不禁肃然起敬。
“我虽然不打算把他们当作炮灰,但我想组建一支像轻兵那样勇猛,而且用途广泛的部队。如果能掌握刺客的隐身术,潜入敌营取敌将首级,应该也不是什么难事。”吕布说出了自己的想法。
然而,赵忠却摇了摇头。
“教授刺客的隐身术可不是件容易的事,十个开始学习刺客之术的人,能活到最后成为合格刺客的,也就一两个而已。”
“这个我已经听说了,听说十有八九的人都会死于训练。”吕布点头道。
“正因为训练如此艰苦和危险,将军您还是放弃组建刺客部队的念头吧。”赵忠劝说道。
虽然赵忠苦口婆心地劝说,但吕布却丝毫没有放弃的念头。
“赵大人,您认识高顺吗?”吕布问道。
“当然认识,将军麾下第一猛将,以陷阵营闻名天下,我怎么会不认识?”赵忠回答道。
“没错,高顺是我麾下最勇猛的将领之一,他精通一种叫做‘筋甲功’的硬气功,即使不穿盔甲,也能刀枪不入。”吕布解释道。
“所以,将军的意思是,只要练成了筋甲功,就能在学习刺客之术的过程中保住性命?”赵忠立刻明白了吕布的意思。
“拭目以待吧。”吕布自信地说道。
***
洛阳。
董卓大权独揽之后,开始着手排除异己,广纳贤才。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,他对朝廷官员进行了大换血,一直以来被司州和雍州人士把持的朝廷要职,也迎来了新的面孔。
人们都以为,董卓会借此机会提拔自己的西凉同乡,但事实并非如此,他提拔的人才,来自五湖四海,并不局限于西凉一地。
董卓虽然控制了洛阳,挟天子以令诸侯,但名义上,他还是要听命于天子。因此,对于他提拔的人选,朝廷大臣们也不敢多加置喙,只能默默接受。
那些秉公执法、德高望重的官员,都保住了自己的官位,甚至更上一层楼,获得了更高的职位和更大的权力。
而那些因为各种原因被罢黜的官员中,也不乏被董卓重新启用的人才。董卓唯才是举,并不计较过去的恩怨。
在这次人事变动中,并州人王允最引人注目。他先是被恢复了太仆的职位,后来又被提拔为三公之一的司徒,一时间风光无限,成为朝野上下热议的人物。
不仅如此,董卓还试图通过封官许愿来拉拢那些对自己构成威胁的地方势力,以消除后患。
比如,他想任命王允的哥哥、冀州牧王匡为司隶校尉,但遭到王匡的拒绝,便让他继续担任冀州牧,并加封为“讨虏将军”,以示安抚。
十常侍被诛杀后,董卓想拉拢宦官集团的核心人物赵忠,但赵忠自称年事已高,来日无多,不愿再出仕,只想去家乡养老,过几天清净日子。
董卓当然不相信赵忠的推辞之词,但他也不能强人所难,于是,董卓又想拉拢曹操,但曹操也以各种理由拒绝了。董卓不甘心,多次派人去游说曹操,希望能让他回心转意,为自己效力。
除了曹操,盘踞在冀州渤海,拥有大量马匹的袁绍,也是让董卓头疼的对象。虽然天下诸侯中,实力强劲的不在少数,但袁绍对董卓的威胁最大,让董卓寝食难安。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袁绍虽然只有两万兵马,但董卓却有二十万西凉精兵。论战斗力,西凉兵更是远超袁绍的部队,两者的实力不可同日而语。
董卓真正忌惮的,是袁绍的出身和号召力。袁绍出身名门望族,四世三公,是袁氏家族的嫡长子,他的号召力自然不容小觑,一旦他振臂一呼,天下响应,董卓的统治就岌岌可危了。
这一天,董卓又在万岁殿里,为袁绍的事发愁,不知道该如何是好。
“先生,你说说,该怎么对付袁绍那小子?”董卓向自己的谋士李儒问道。
“主公不必担心。”李儒胸有成竹地说道。
“那小子给天下诸侯发了檄文,号召他们一起讨伐我,怎么能不担心啊?西凉兵虽然骁勇善战,但双拳难敌四手啊。”董卓忧心忡忡地说道。
在汉朝,虽然庶子没有继承爵位的限制,但庶子的身份始终低人一等,为人所诟病。
袁绍虽然是袁家的嫡长子,但他母亲出身卑微,所以那些看不惯他的人,经常嘲笑他是“庶子”或者“婢生子”,以此来贬低他。
然而,袁绍毕竟是四世三公的名门之后,他的号召力是那些出身低微的人无法比的,即使是庶子的身份,也无法掩盖他的光芒。
天下有名的家族,除了四世三公的袁家,还有四世太尉的杨家,世代将门的杜家,以及儒家创始人孔子的后代孔家。
这些家族,以及那些德高望重的皇室宗亲,还有辽东的公孙家族,都拥有强大的号召力,只需振臂一呼,就能招募到十万大军,所以董卓对他们都十分忌惮,不敢轻易得罪。
“主公说得没错,如果天下诸侯真的联合起来,就算西凉兵再能打,也无济于事。”李儒点头说道。
“那你还说不用担心?难道你有什么妙计?”董卓连忙问道。
“我已经说服了袁绍的叔叔,袁隗,让他到处散播对袁绍不利的言论,所以就算袁绍再怎么努力,那些诸侯也不会轻举妄动的。”李儒胸有成竹地说道。
原来,董卓早就派人收买了袁绍的叔叔袁隗,让他在背后诋毁袁绍,这就是为什么袁绍的檄文没有引起多大反响的原因,原来是有人在背后搞鬼。
“你是怎么把袁隗拉拢过来的?”董卓好奇地问道。
“袁家有三条龙,为了争夺家族继承权,明争暗斗不断。”李儒解释道。
虽然袁绍是袁家的嫡长子,但他母亲出身卑微,所以袁家内部也有人支持其他继承人,并不希望看到袁绍一家独大。
“袁绍和袁术我倒是知道,还有一条是谁?”董卓问道。
“是袁逢的长子,袁基。”李儒回答道。
“这三个人,你觉得谁最适合继承袁家?”董卓又问道。
“袁基已经继承了安国亭侯的爵位,而且他是袁绍的哥哥,按理说应该由他继承家业。但不管是谁继承,对主公都没有好处。”李儒分析道。
“这我当然知道,但现在动袁家,无异于捅了马蜂窝……”董卓有些犹豫。
董卓虽然控制了洛阳,大权在握,但他对袁家的势力依然心存忌惮,不敢轻举妄动。
“袁家一日不除,就会成为主公的心腹大患。好在他们内部并不团结,我们只需坐山观虎斗即可。”李儒建议道。
“先生说得对,不如这样,我们给袁隗和袁基封官,让袁绍那小子干着急,怎么样?”董卓心生一计。
“主公英明!不如这样,我们给袁绍一个渤海太守的职位,这样一来,他就更没有理由反对我们了。”李儒补充道。
“好主意!你马上去拟旨,任命袁隗为后将军,袁基为太仆,袁绍为渤海太守。”董卓大喜,立刻吩咐李儒去办。